跳至主要內容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香港,2022年8月19日)

全球無人工業車輛製造商VisionNav現正位於將軍澳創新園內先進製造業中心 (AMC) ,成為首間提供自動化及先進智慧物流服務設施的無人叉車企業,進一步支援「創新製造」(innofacturing) 及再工業高增值的持續發展。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AMC智慧物流核心設備

VisionNav提供核心流轉服務,於物流中心提供24小時自動化運輸服務,備有多個物流自動化設施,包括自動倉庫方案ASRS(移動式密集貨架、四向穿梭車、自動傳送帶)、自動分揀機械臂、無人駕駛叉車,其中無人駕駛叉車是聯動八層物流運輸的核心設備。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本項目採用的無人叉車是VisionNav經典代表作:VNL14,這是一款托盤堆高式無人叉車。車身配備了VisionNav視覺定位模組、高精度貨物感知模組和高精度伺服運動控制模組,可實現自主路徑規劃、自我調整取貨和自動資料交互,兼備穩定性和效率,目前服務於眾多自動化產線,包括汽車、電氣、機械製造等行業。值得一提的是,VNL14是全球首款獲得TUV南徳授予的基於最新無人駕駛工業車輛安全標準ISO3691-4:2020 CE證書的車型。

VisionNav賦能全樓層物流無人化

AMC每一層均設有無人叉車,用於各樓層的物料出入庫,再通過樓層旁10台電梯實現各樓層的流通。在項目前期,VisionNav通過實地勘測,梳理物流流程,制定了3步走實施方案:1)系統層面,對接使用者WCS,定制RCS(Robot Control System)功能,打通全樓層自動化設備與無人叉車的資訊交互和協同作業;2)執行層面,投放高效率無人叉車,配合RCS系統,完成搬運任務;3)安全層面,部署多級安全設置,從終端無人叉車到頂層系統設置不同級別的安全性原則及備用安全性原則。

「G/F地面層部署了近10台無人叉車,但這一層搬運作業空間有限。貨物隨機從不同的電梯送上來,由無人叉車進入電梯取出貨物,並搬運到ASRS的地面傳送帶上,對RCS系統提出了高要求。除了資訊交流和實時互動外,調度是一個大挑戰。」,現場一位VisionNav工程師介紹。

對於無人叉車這類欠驅動移動機器人而言,需要不斷地調整舵輪完成轉向或避障,在有限空間內,很容易引發多台車輛鎖死(*鎖死:兩個或以上的進程因為爭奪資源而造成互相等待的現象)而中斷任務的情況。VisionNav優秀的調度演算法在專案中起到了關鍵性的作用,通過任務分發、時序重排和規避策略,達成了流暢高效物料搬運。

AMC物流無人化成果:1)效率: 通過系統對接,實現了跨樓層、多自動化設備協同,G/F層出入庫效率超過40拖/小時,滿足物流效率要求;2)數位化管理: 全流程即時資訊交互,實現資訊流與物流匹配,打造智慧物流數位化基礎;3)安全: 除了車體端和系統端的多層級安全設置,VisionNav還特別配置了最新的UWB安全模組,解決人員進入無人叉車檢測盲區或者突然闖入的安全問題,提前規避安全風險,對人員進行最高級別防護。

VisionNav無人叉車進駐將軍澳創新園先進製造業中心 助力香港創新製造

助力完善香港創科生態圈

香港科技園公司再工業化高級總監姚慶良博士表示:「科技園公司致力推動再工業化發展,為創科企業培育人才和提供資源及基礎建設的支援。AMC引入融合自動化及先進智慧物流服務的供應商,並備有共用倉庫、共用原型製造、小批量裝配支援及無塵車間,進一步強化「創新製造」,協助創新製造企業加快本地研發及生產過程,完善整個創科生態圈。

VisionNav孵化於香港科技園創科培育計劃,很榮幸能夠成為AMC內物流中心的一部分,後續專案正在順利推進中,希望通過物流自動化服務,為香港再工業化和創科生態圈建設持續提供技術支援。

資料來源 : https://www.hkstp.org/zh-hk/press-room/visionnav-deploys-autonomous-forklifts-at-advanced-manufacturing-centre-in-tko-innopark-to-support-hong-kong-innofacturing


 

此網誌的熱門文章

第二階段消費券詳情即將公布

財政司司長陳茂波撰文指,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新增兩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令可選擇的營辦商增至六家。他期望透過市場力量,讓消費券發揮更大槓桿效應,也讓電子支付發展更廣更闊。   他又說,消費券令電子支付日趨普及,為加快推動數字經濟發展提供有利條件。數字化經濟發展委員會籌備工作已近尾聲,他期待與業界和學術界代表緊密協作,為香港未來經濟持續升級轉型打下重要根基。   以下是財政司司長陳茂波6月12日在網誌發表的文章:   本港零售市道略有好轉,早前公布的4月份零售銷售按年彈升11.7%,結束了持續兩個月的跌勢,單月總銷售貨值亦重上300億元的水平,當中電器及其他耐用品銷售急升超過四成。   雖然第五波疫情引致首季市道偏弱,令今年頭四個月零售總銷售貨值總計跌約3%,不過,網上銷售的表現仍見亮麗,期內網上銷售貨值逆市升36%,涉及金額逾110億元,在總零售銷售額中佔比近一成,高於去年同期的約7%。   再細看網上銷售數字,有實體店的零售商今年首四個月的網上銷售額逾67億元,增長48%;虛擬商店同期銷售額為43億元,增長20%。這些數字反映即使整體零售市道仍受疫情困擾,但網上銷售仍能持續呈現增長,而且佔比一直在提升。而當中更為受益的是已有實體零售店的零售商,意味在傳統的零售商戶中,網上銷售及數字化交易的比率正穩定地提升。   其實,只要細看過去這兩年的統計數字,不難看到在電子消費券推出後,市民以至商戶對電子支付及電子交易的接受及應用程度的確有所提升。自去年推出消費券計劃以來,主要儲值支付平台合共增加了約660萬個消費者帳戶及約13萬個商戶用家。從交易的起始已涉及數據化的操作,為零售和物流企業的數據化營運及管理、甚至升級轉型提供了非常必要且有利的條件。只要把握好這數據化應用帶來的機遇,就算在經營環境出現逆風時仍有機會闖出新天地、找到新業務增長點。   我在今年初的財政預算案公布了向每名合資格市民派發合共一萬元的消費券計劃,第一階段的5,000元消費券已在4月份發放,不過受制於當時疫情,不少零售商戶未能大力宣傳。第二階段的5,000元消費券將在暑假發放,可望為這個傳統黃金消費檔期帶來更大的助力。   本周我們將公布第二階段消費券計劃的發放詳情。早前我們已公布了新增兩家儲值支付工具營辦商,包括BoC Pay及PayMe from HSBC,連同原來的四家

港鐵公司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簽署合作協議 探討設立生活實驗室 推動開放式創科生態圈

 (香港,2022年8月15日)- 港鐵公司(港鐵)今日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 簽署合作協議(協議),就創新科技應用、 數據協作及共同投資創科企業,訂立為期三年的合作框架。 港鐵與科技園公司多年來緊密合作, 今次簽署協議目的是運用創新科技進一步提升港鐵服務和顧客體驗, 同時推動本地開放式創科生態圈的發展, 打造香港成為國際創科中心。 根據協議,雙方將探討於港鐵網絡內設立生活實驗室(Living Lab), 於港鐵實際營運環境中驗證由創科企業度身訂造的解決方案, 以應對港鐵不同業務範疇的挑戰。首階段將於本地設立生活實驗室, 港鐵會探討合適的地方例如車站、港鐵商場或物業等作應用場景, 未來亦可能擴展至港鐵於本港以外的網絡。 今次合作另一個重點為探討大數據的應用, 共同推動大數據協作環境。同時, 雙方亦會在香港創科生態圈中挑選具潛質的創科企業作共同投資對象 。 協議在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及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見證 下, 由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及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簽 署。 港鐵公司主席歐陽伯權博士表示:「 港鐵近年積極將智慧科技融入業務範疇並銳意憑藉自身專業的鐵路技 術,與不同科研機構合作共同探討及研發更多創新方案, 務求持續提升服務質素, 同時希望透過投放資源支持創科生態圈及培育初創企業, 協助打造香港成為智慧城市。」 港鐵公司行政總裁金澤培博士說:「港鐵作為本地大型企業, 一直期待與不同創科企業交流及合作。 科技園公司的創科生態圈中孕育着許多具有潛質的企業及專才, 我們盼望透過這次合作共同扮演驅動角色去推動創科, 及發掘更多有助提升鐵路服務的智慧方案, 為乘客持續帶來嶄新及更好的體驗。」 科技園公司主席查毅超博士表示:「 我很榮幸今天能見證科技園公司和港鐵簽署協議, 共同利用創新科技,推動香港創科生態圈的發展。 科技園公司成立20年, 積極協助不同階段的創科企業提供基礎設施、培訓人才、 物色投資者。我期待這次合作,能將我們園區公司的科研成果, 轉化為落地方案;協助港鐵提升營運效率, 為每日使用港鐵服務的市民,帶來更多生活的便利。」 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先生指:「 科技園公司致力與不同行業領袖合作, 協助創科企業發揮科研潛力及解決市場需要。 港鐵公司的業務涵蓋不同範疇,雙方探討共建的『生活實驗室』 將為創科企業帶來多元的應用場景,並透過

香港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達成全新合作協議加速香港創新發展

(香港,2022年6月22日) – 香港科技園公司(科技園公司)與恒生銀行(恒生)宣布延續及提升雙方合作,在未來三年攜手推動香港的商業創新和數碼發展,推出一系列全新合作項目包括建立全港首個「未來分行體驗館」、支援創新企業進軍大灣區的計劃,以及其他培育和投資活動 過去三年,恒生與科技園公司合作開發了一系列創新的數碼銀行方案,為客戶帶來更優質的服務體驗。雙方建基於已有的成功基礎,繼續發揮「以客為本」的精神,進一步精簡銀行流程,並加強對創新企業的培育。 雙方迄今其中一個標誌性項目是於2020年投入服務、位於馬鞍山的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內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該幕牆由恒生與科技園園區公司 IOIO Creative 合作開發,提供多元化的即時市場和金融資訊。客戶只需掃瞄幕牆上的二維碼,相關資訊便能即時顯示於手提電話上。   香港科技園公司行政總裁黃克強表示:「我們與恒生銀行歷時三年的策略合作即將踏入全新階段,以達致更多創新成果,並為客戶、企業以至整個銀行業帶來更積極的影響。雙方推出的一系列創新項目將重新定義香港及大灣區銀行服務的未來,並帶動初創及銀行業共同開啟金融服務的新時代。」 恒生銀行策略及企業發展總監兼行政總裁辦公室主任李文龍表示:「恒生在過去三年與香港科技園公司的策略合作取得豐碩成果。我們期待推廣雙方的合作至大灣區,並在具潛力的領域加深彼此合作。我們的策略合作結合了各自優勢,不僅有助恒生推動創新策略,亦能惠及香港和內地的所有持份者,從而鞏固香港作為國際創新樞紐的領導地位。」 恒生銀行分行網絡業務主管袁妙齡表示:「恒生致力推動和應用創新的方案,為客戶提供更無縫的銀行服務,而恒生新港城中心分行所設的大型數碼互動幕牆,便展現了我們與香港科技園公司一起朝此目標邁步的成果。我們期待與香港科技園公司加強合作,以開拓和推出更多創新智能解決方案,進一步提升線上線下銀行服務及分行效率,為客戶提供卓越的服務體驗。」 作為全新合作項目之一的「未來分行體驗館」將為技術測試及分行服務提供真實的商業試驗場景,以促進開發以客為本的數碼創新方案。該體驗館將匯聚技術和行業合作夥伴,共同創建更多銀行服務方案,為客戶提供無縫的線上線下服務體驗。其他合作項目包括恒生為有意進軍大灣區的科學園園區公司提供一系列針對性的銀行及金融支援服務。 另外,在多間頂尖企業及初創當中,恒生是科技園公司旗下九龍塘創新中心內Fin